白面白鶺鴒(M. a. lugens)
溪頭、鹿谷、小半天、杉林溪地區性的鳥類
名字 | 特點 | 出現時間 | 數量 |
白面白鶺鴒 (M. a. lugens)
|
外型描述
嘴及腳鉛黑色。體色大致為醒眼黑白兩色。頭頂及臉部白色,喉、背面黑色,胸、腹部白色。尾羽黑色,外側一對為白色。
生態習性
常出現於低海拔水域附近、農耕地、草原地帶,休息時常不
停的上下擺動尾羽。飛行時,呈波浪狀,且邊飛邊發出「唧、唧」的叫聲。
白鶺鴒
英名:White Wagtail
學名:Motacilla alba
別名:牛糞鳥仔、灰背眼紋鶺鴒、馬蘭花兒、白顫、黑臉紋鶺鴒
目名:雀形目(Order Passeriformes)
科名:鶺鴒科(Family Motacillidae)
特有種或特有亞種:無
保育等級:非保育類
生息狀態:普遍留鳥(白面白鶺鴒)及冬候鳥(白鶺鴒及過眼線白鶺鴒)
特徵描述:台灣共有3個亞種:白鶺鴒、白面白鶺鴒及過眼線白鶺鴒,主要差異在於頭部黑色區塊分布不同。白鶺鴒(M. a. leucopsis)體形屬纖細瘦長型,尾羽細長喜上下擺動,體長約17~19公分,全身羽色為黑、白、灰相間,雌雄鳥體色相近,僅於冬羽時略有差異。夏羽:雌、雄鳥羽色相同,全身以白色為主體色,額頭至前頭、臉部、頸部、胸側、下胸、腹部、尾下覆羽、尾羽外側皆為白色,僅嘴喙、腳、過眼線、頭頂至背部、上胸、頸環、尾羽為黑色,上胸中央有大塊黑色區塊。雌鳥大致似雄鳥的夏羽,黑頸圈較窄。幼鳥體色較淡似母鳥,但耳羽、額部、頭頂至背部整個為灰色,嘴灰黑色,無黑色過眼線及頸環。
白面白鶺鴒(M. a. lugens)大致似白鶺鴒,但無黑色過眼線,上胸部中央為黑色,似戴了個黑色圍兜,雌鳥上胸黑色區塊範圍略小;過眼線白鶺鴒(M. a. ocularis)大體與白鶺鴒同,僅顎、喉部為黑色,上胸中央黑色大區塊近似白面白鶺鴒。
族群分布:台灣的白鶺鴒有三個亞種。白鶺鴒(M. a. lugens)冬季南遷達中國華南沿岸及台灣,白面白鶺鴒(M. a. leucopsis)台灣繁殖族群。過眼線亞種(M. a. ocularis)在台灣為普遍的冬候鳥。
生態習性:棲息於平地至海拔2,500公尺以下的開闊濕地、水田、農耕地、溪流、河床、灘地、池塘、堤岸等水域地帶,都會區安全島、馬路或公園亦可見其活動,其中最為特別的是集體夜棲的習性,尤其以台北市仁愛路四段安全島上的菩提樹為最主要棲點,每年皆吸引上百隻白面白鶺鴒族群於夜間棲息,冬季時亦有少部份過眼線白鶺鴒棲息,高雄市博愛路及基隆等地區亦有紀錄。通常單獨或成對行走於地面活動覓食,若有昆蟲飛過,會飛起啄食,行走或棲立時常會不停地上下擺動著尾羽,飛行極為迅速,飛行時間歇性鼓翼後收翅滑翔,故行進路線呈大波浪狀,喜歡邊飛邊叫,鳴叫聲清亮似「唧唧」、「唧唧、唧唧」或急促之「唧唧唧」。主要以昆蟲為主食,亦會啄食植物種籽,早期臺灣農村路上常可見白鶺鴒在牛糞旁啄食小昆蟲,所以又稱為「牛屎鳥」。每年3~5月為繁殖季,營築於水邊之洞穴、樹洞、岩石隙縫,甚至於住家屋簷下、橋下及建築物的隙縫皆可築巢,巢形為碗狀,每窩約生3~4顆蛋,蛋為橢圓形布有褐斑點。
生態威脅:無顯著立即的威脅。
|
|
更多鳥類白面白鶺鴒照片請點選以下連結:
留下你的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