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鶺鴒(motacilla cinerea)
溪頭、鹿谷、小半天、杉林溪地區性的鳥類
名字 | 特點 | 出現時間 | 數量 |
灰鶺鴒 (motacilla cinerea)
|
灰鶺鴒
英名:Gray Wagtail
學名:Motacilla cinerea (Tunstall 1771)
別名:牛屎鳥仔(台灣對黃鶺鴒、白鶺鴒、灰鶺鴒的鄉土通稱)
目名:雀形目(PASSERIFORMES)
科名:鶺鴒科(MOTACILLIDAE)
特有種或特有亞種:非
保育等級:非保育類
生息狀態:台灣普遍冬候鳥
特徵描述:小型雀形目鳥類,體長約18公分。嘴黑色,腳粉灰色。
繁殖羽:〔雄鳥〕頭部至背部暗灰色,翼黑褐色但初級飛羽羽緣呈白色。有明顯的白色眉線及顎線,喉黑色。胸腹至尾下呈明亮的黃色,?部有點黃白色的感覺,尾羽很長呈黑色但外側尾羽白色。飛行時有很明顯黃腰但白色翼帶不明顯。〔雌鳥〕大致像雄鳥,但喉部白色。部份個體喉部有黑色雜斑或顎線。
非繁殖羽:雄鳥黑色喉部消失,僅留下不明顯的黑色顎線。胸腹部黃白色。雌鳥類似繁殖羽,但胸腹部呈黃白色。
亞成鳥:大致像雌鳥,但胸腹部黃色很淡,看起來有污白的感覺,眉線也較淡。
族群分佈:有6個亞種,少部份留鳥全球分佈極廣,主要在歐洲北部、西伯利亞、阿拉斯加繁殖,台灣為普遍冬候鳥全境均有分佈,有部份為留鳥。
生態習性:大都出現在平地至中海拔的溪澗、較濕的礫石地、農耕地、草原。停棲時尾羽較少上下擺動。飛行呈波浪形,並會發出tsee-tsee的聲音,常單獨或小群活動,過境時可能集聚較大群。
相似鳥種:黃鶺鴒:腳黑色,有兩條很細的翼帶,尾羽較短,背部黃綠色,飛行時腰不呈黃色,繁殖羽喉、胸、腹部均呈黃色。非繁殖羽腹部較灰鶺鴒白。黃頭黃鶺鴒:白色翼帶比黃鶺鴒?很多,尾下及腰部呈白色,雄鳥頭部全部呈黃色,雌鳥只有頭頂綠色,臉部亦呈黃色,亞成鳥喉部無黑色細環帶。
生態威脅:目前族群仍算穩定,未受到明顯威脅。
|
|
更多鳥類灰鶺鴒照片請點選以下連結:
留下你的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