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午的十點,由廣興村(車輄寮)經鹿谷村(羌仔寮往新寮的方向前進,一陣陣的濃霧迎面飄逸而來,這霧像稠得如化不開的棉花糖,一圈一圈的將我的視線層層困住,雖不到伸手不見五指,但視線僅有咫尺,這雲裡來霧裡去的氛圍,彷彿身處仙境,也難怪鹿谷四神獸藏身於此。
緩緩穿梭於飄渺雲霧之中,見不遠處矗著一孤單的身影-聖蹟亭,逾百年的身軀,目迎目送一陣陣的車流,始終難以盼到能駐足凝視的眼神,或許他原本就不屬於路邊冷眼旁觀者,他可曾是幻化一張張佈滿墨跡紙張直達天聽的推手,他可屬於藝文學術的,怎會散發著連街頭藝人都不如的尷尬,或許他始終都不屬這街頭的。
往聖蹟亭的對向迴轉,可以見一大型牌樓,牌樓前的右邊立著一隻梅花鹿,通過牌樓往前約五十公尺,眼光被前方左側兩棵對稱的龍柏所吸引,樹木擁著兩座青苔遍佈的碑文,碑文訴說著前人開拓鹿谷的滄桑。在其旁有間似乎年代久遠的土地公廟,特別是它是由一塊塊斑駁的石塊所構成,這些石頭透露它的年紀,雙手合十拜過土地公,繼續往鹿谷第一家補習班前去。
孔子說其是補習班最早的創立者也不為過,當年他最盛時號稱學生三千,且逮著學生邊講學,邊周遊列國,且其倡因材施教,想必當其門徒應是如沐春風,收穫頗豐的。離開土地公廟,再往前約三十公尺,便可見民宅間夾著一間房屋門懸著彬彬社的牌坊,這名字以現代角度聽起來不失時髦。進入彬彬社就可見書法書寫斗大的「魁」字,在正廳左側有一枝巨大的狀元筆,筆身是由竹子製成,見此筆時,真有抱起它大筆揮灑的衝動。大廳左面的牆上有祈求考試順利的功名燈。往其社內一步,可以見到有小型的會議室,其周圍掛滿一些書畫作品,充滿著書香文藝氣息。相傳當年彬彬社的成立,乃是為了教授子弟四書、五經等知識及做人處事的道理,並倡導鹿谷文風。以前彬彬社的功能顯勝現代補習班甚多,也顯示從前對德育與智育並重的概念,悻悻然望著越離越遠的巨竹筆,能擁其紙上共舞不知何時?
此文章由鹿谷故事館熱心提供:http://lugustory123.pixnet.net/blog
留下你的回應